2018年末的論文寫作workshop


        這是一個開放報名後15分鐘就被秒殺的活動,好快啊,不過比起演唱會門票大概又還好了。由於報名開放的時間提早,所以正在基隆採集的我在海邊用手機報名,還好有成功。這週末剛結束這個活動,因為實在覺得有意義,所以想要很快地把心得給記錄下來。

        直接看活動原起的話,幾位老師們覺得台灣的學生普遍論文寫作的能力都不太好,而各研究領域的寫作模式又各有不同,學校裡開的少量課程不一定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或者根本就沒有這項課程,所以很快地討論後決定試試workshop的舉辦,看看是不是可以有一些成果。身為學生的我,覺得好棒啊,因為這個現象就是我們學校的現實,在個別的課堂上或許老師們多少會提到一點寫作技巧,但是完全以寫東西為主的課程安排基本上沒有(雖然我曾經去上過一堂學校的翻譯課程,但是那個真的很掛羊頭賣狗肉,最後變成一堆通識課都在要求的拍影片,而老師本身卻不會用數位相機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在我們從小到大科學教育中,好像除了上作文課外,很少有自己主動寫東西的習慣。」這的確是一個事實,在今年度開始部落格計畫後我有體會到此事。平時和人聊天隨意可以說出口,或者用好幾句廢話堆砌起來的文意,當轉換成數百字的文字時,不一定會讓人有興趣,也不一定好寫。段落、字數的安排,還有不時會跑來打亂文章初中的各種想法會在撰文的過程中不斷被意識到,且阻止文字順利地被產出。開始寫部落格之後才比較知道,即使我之前可以很快速地應付學校的心得或報告的作業,那僅僅是因為被要求的品質極低,也就是我知道那是混出來的。報告很簡單的就可以寫一寫混過,反正課還是照上,也不會因為報告寫得很爛而真的受到甚麼影響,自然就變成在書寫時可能不會考量文字安排的習慣。但是,我也會有真的很認真去探討一個主題所做的報告,那些時刻寫作的感覺就會很像在寫部落格,是真的想要傳達一個觀點給別人。寫作或許是任何研究的最末端工作,但是依然很重要,且很少被注意,光是從常聽到大家的趕論文這件事或許可以見一斑,最後一、兩個月感寫出來的論文怎麼可能寫好呢?除非你超強。這是我的疑問也是想給自己的警惕,如果我們知道寫作這件事是需要修改數個版本才可以在最後獲得一個好結果的東西,就不應該把他當成最後趕一趕就可以完成的課堂心得。前幾天跟學妹談到專討的時候也是,雖然那個時候講的是要正視整個研究的過程,而不是把它當成可以趕出來的課堂報告,但是我這兩天覺得:即使是最後的寫作本身也需要視為一個長期完成的工作。

        這兩天的課程有直播,這真是一件好事,之後假設忘了還可以再聽來複習。課程教了很多,從文章結構跟句子、時態的用法都有談到。但這我覺得學到最多的不是怎麼改文句,反而是更加地清楚了一篇科學論文的部分到底在一篇文章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顏老師舉的便當案例實在經典:如果這是一個120元的便當,你會期望在裡面看到甚麼東西呢?一個台式便當又為何會長的像我們印象中的1大格3小格?這些都有原因,文章的結構(前言、方法、結果、討論......)也是如此,甚至是在每個大項目內都可以有結構,前言要交代研究背景,到底要怎麼排才可以讓人好讀、易解、有興趣呢? 寫文章的人應該好好考量自己的目標讀者,然後用一個自己會想要看到怎樣的文章的角度去撰寫,「Write it as a reader, think it as a editor.」焦老師的這句話或許可以代表我覺得的這兩天的課程的總結。當然每個部分都有其應該注意的點跟細部技巧,但是撰文風格百百種,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用一種自己也會想看的論文會長怎樣的角度去寫應該不會有錯,然後如果你是編輯會把它挑掉的各種錯誤就不該犯。眾老師們也一致認為,有時候東西很難寫其實是科學結構的問題,如果這個研究真的很重要,各種實驗設計也沒有錯誤,那麼你一定也覺得他是個有趣的故事(不然怎麼會做他?),這樣文章應該是好寫的(或者你會知道要怎麼寫),只是說任何的手稿(manuscript)都需要雕琢(富奸不是人人當得起XD)。

        最後還有一點,是個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這些厲害的學者與老師是如何成為老師的?這些科學家到底厲害在哪裡?怎樣的人適合或可以成為一個好的研究者?我想這週的課堂可以提供一個思考的切入點。研究工作的進展常常是曠日廢時,一個研究可能做實驗要3年左右(以演化生態為例,而且3年的是很快的那種),但是點子的產生或許是5年前的事,斷斷續續的寫稿可能又花了一整年,最後的投稿過程快則數週,慢可以到兩年多。科學研究者的工作生涯就是在和一連串長時間的任務打交道,而中間好幾百天以上的日子可能會產生各式各樣的阻礙,讓你無法如期完成研究。簡單來說,科學家是一群用好幾年的時間把一件事做好的人,其成果還不一定可以有實質效應。社會對於科學研究者的尊重想必有一部分是來自這個很困難的長時間過程,但是究竟是時間困難,還是成果的延遲效應才讓我們那麼敬重研究者?還是值得慢慢思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