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閱讀的書目是:陳虹宇、吳聰敏、李怡庭、陳旭昇。2021。致富的特權: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春山出版,臺灣:臺北市。本書在博客來的頁面
在部落格上好像還沒有寫過讀書心得?今天終於把看了兩週的這本書讀完了。我覺得內容很有意思,也是我平常的書單中不會出現的題材,所以決定將當下的想法記錄下來。
我是在今年四月中的時候得知有這本書的存在的,分別被女友與弟弟告知。尤其是我弟,他平常不會特別買書,也因此當他商請我幫忙網購圖書的時候,鐵定是對那本書非常有興趣了!書到了之後,弟弟花了一週快速地讀完,然後把書丟到我面前,告訴我:「趕快讀完它,這樣我們才有可能討論。」我弟的專業是金融與財金,既然他那麼強烈推薦,我猜這本書肯定有獨到的見解。
央行的全名是中央銀行,也就是一個國家發行貨幣的銀行部門,不過奇妙的是,雖然多被稱為央行,在許多國家中央行的正式名稱卻不是「央行」。例如,美國的央行通常被稱為「聯準會 (聯邦準備理事會,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簡寫成The Fed)」,這樣說來,央行倒是比較像一種職稱,就像大學的教授一樣。
本書由淺入深,一路介紹了甚麼是央行、金融利率與貨幣匯率,接著提到臺灣的經濟政策,最後討論央行近20年來的決策適當與否,以及這些決策對臺灣社會產生的效應。由於求學的專業不是金融或經濟領域,平常也沒有額外付出心力去瞭解,所以對於書中所討論的諸多細節是如何動態發生效過?說實在不是很明白,不過看完本書我有蠻多感觸,主要的部分是在於對於「金錢」的定義及意義。
實際上,金錢,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法定貨幣,可以拿來買賣日常生活所需,上至做生意、投資。然而,當我們將尺度提升到公司企業或是國家,一個主體是否有「錢」就不只是單純的帳戶內存款的多寡了。當我們在討論企業或國家間的決策時,如果在對財富的認知上並不對等,那麼還真的無從討論起,變成外行人討論表面卻完全不知道內行人是怎麼思考的情況。雖然日常生活可能不需要理解到很多機關決策的細節,只要遵守政府規定並遵循消費者至上的考量應該就可以過得蠻好的了,但若能有這些更深層的認知,世界看起來應該會很不一樣?
這邊我想舉個書中的例子,而這也是與日常生活很直接關聯的案例。在衡量一國的經濟發展時,很常用的一項指標是國內生產毛額 (也就是GDP),這個指標反映的也就是平均起來每個人的所得,因此透過不同國家間的比較,我們可以知道不同國家的國民平均起來,何國比較富裕?GDP的計算有不同的方式,一種是名目匯率 (nominal exchange rate),即將平均GDP換算成以美元為計價單位;另一種是購買人平價 (PPP),這種計算方式會考慮當地物價,換算出各國人民的平均生活水準。因為自己是在學界打滾的緣故,偶爾會聽到一些前輩在討論在不同國家的大學教書的薪水:臺灣的大學在帳面上給的薪水往往較其他已開發國家低,也因此被認為在吸引研究人才上是相對吸引力較低的。類似這般的討論其實每隔一陣子就會浮出檯面,由於還沒到那個階段,或許我還沒資格發表關於吸引人才之類的言論,不過如果套用GDP計算的概念,即使臺灣大學教授的帳面薪水較低,如果考量物價水準後其實可以在臺灣過得不錯,那或許也是合理的薪水了。我想,類似如此與金錢有關的知識,或許也應當時常作為科普教育的一環?哈哈。畢竟我們每天的生活都與世界的經濟很有關聯,而我們對於經濟體系如何運作的瞭解,可能不比我們對其他學科的知識要高。
總結來說,這本書的文字量並不多,也很容易讀,推薦人手一本,應該也適合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補充教材。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