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赫然在許多時刻想到,過去撰寫在社群媒體或各種平台的文章,如果沒有自己備份留存,那麼有些東西就真的會淹沒於時代的洪流中了。為了記錄自己曾經活動的軌跡,也是將自己的一些想法與更多人分享,我陸續轉貼了以前的一些文章在此,這些文章會標註當初發表的日期,並且將部落格貼文的發布日期盡量設定成,貼近當初的原始發表日期。我想,轉貼完這篇文章後,這個小任務應該是告一段落了~
## 以下為貼文原文 (許多有價值的討論由於未經授權,未能轉載在這邊,有興趣者可以點選下方連結前往Facebook進一步閱讀。)(Some valuable discussion is not allowed to re-post here due to the lack of personal permission. Please link to the original post which I post below for the further reading.)
各位前輩好,小弟是台大生演所的博士生,謝侑廷。關於生物多樣性資料的產出,我最近有個想法想與各位先進討論,由於以下內文甚長 (也可能有些算是各位都知道的事情XD),歡迎大家有空閒有時間再撥冗閱讀~
-----以下為正文-----
近年由於國人生態多樣性觀念的興起,加上相機、手機等照相設備的普及,許多人會在進行戶外活動時隨手記錄下所看見的動植物,並上傳到社群軟體 (e.g. Facebook、論壇......等) 與同好分享。這些照片不僅是好看,更是珍貴的生物多樣性資料,這些資訊若能好好整理,不僅能用於生態學研究,也能嘉惠物種相及分類學研究。舉例而言,Facebook社群中有許多生物類群鑑定社團。這些社團常常由相關專家所設立,該分類群的研究者也常是社團成員,照片若上傳至這些社團尋求鑑定,除了可以互相討論,更能從專業人員處得到相關知識;此外,由一般大眾 (公民科學家) 所進行的非例常性調查,往往可以補足專家調查在時、空間尺度上的不足,時常會記錄到尚未由文獻所記載的珍貴資訊,也因此得以協助科學的進展。
在臺灣,以上社群軟體以Facebook、自然攝影中心及近年廣為推廣的iNaturalist為大宗。Facebook是其中發文頻度最高,也最為大眾所熟悉的軟體。現存於Facebook中的生物多樣性資料數量是令人驚嘆的龐大,但因為其原先的設計並非專門用來儲存資料,導致Facebook社團中的資料往往是非結構化的,也缺乏將其輸出的正式管道;短期而言Facebook有利於訊息交流,長期下來卻不利於資料的倉儲。自然攝影中心的興起最早,但也與Facebook面臨相似的問題,且長期而言很可能將不再維護。iNaturalist則是專門設計為儲存生物分布資訊,除了有互動管道,也有設計良善的鑑定系統,相當適合自然觀察家發布觀察記錄,然而以台灣而言目前仍然不是大眾使用習慣上的首選。
生物多樣性資料有項特色是,除了分布資訊,也需經過物種鑑定,方可發揮價值。在iNaturalist或其他類似系統中,有完善的鑑定系統與資料發布流程;在Facebook社團中可以方便交流與鑑定,卻不利資料倉儲與發佈。如果能想個辦法將Facebook的資訊轉輸出至其他地方存放,那將能最大限度善用其互動功能與已經建立的大量使用者資源。目前國際上生物多樣性資料最終的倉儲平台主要是GBIF,要如何將Facebook社團內的資料有系統地上傳過去呢?我想這樣的需求應該不僅存在台灣。透過組合不同的工具與工作流程,是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的。我這邊整理了一些近年國內的相關做法 (可能不太全面,若各位覺得有不足還請協助補充!):
1. [先鑑定,再建檔] 在Facebook鑑定,手動或自動化整理資料建檔,經過專家檢核資料品質後發布 (Fig. A)。
這個做法即是在社團中討論完物種身分後,透過手動或使用爬蟲等方式建檔。定期檢核資料品質後,以資料集的方式發布Data paper,或是加入特生中心的TBN網路,透過TBN上傳至GBIF。目前特生中心的相關公民科學計劃,e.g.慕光之城、早期的路殺社,以及一些由NGO或各單位、研究室所統籌的調查型研究計畫多是採用這個方式發布資料。
2. [先建檔,再鑑定] 直接在iNaturalist或自建的資料回報系統中發布觀察記錄,在透過API自動發文至Facebook社團 (Fig. B)。
我這邊直接以iNaturalist代稱類似的系統。目擊資料直接發布在iNaturalist後,再以分享該觀察頁面的方式轉貼文至Facebook社團。使用者透過貼文連結到iNaturalist頁面,鑑定工作直接於iNaturalist進行,並且依其程序進行後續的資料發布。我知道現在的路殺社系統主要改成這種型式,如此一來即可保留Facebook的交流功能,但卻是有系統的儲存資料,不受Facebook網站設計的限制。使用這種做法,基本上還是因為Facebook是所有類似平台中流量最大的,使用者的習慣不易改變,所以修正了資料發布的流程來符合大眾的習慣。
以上做法都有效的解決了部分問題。不過,上述的社團維護者若無單位支持,個人不一定能負擔架設這類系統的相關成本 (技術、人力或經費)。關於這個現況,我自己有一個新的想法,想提出來與各位先進討論是否有可行性:
3. [同步建檔與鑑定] 令Fackbook與iNaturalist平台溝通,同步鑑定結果 (Fig. C)。
這個做法有點混和了上述的兩種,基本構想是這樣,既然iNaturalist已經是個設計完善的倉儲平台,我們是否可以嘗試連結它和Facebook的優點,令兩個平台互相溝通?使用者貼文至各Facebook社團後,由自動化程式將其上傳iNaturalist平台;各社團人員若鑑定了該物種,以"#"等符號標記鑑定結果及相關資訊,自動化程式會捕捉該貼文下的這個變動,在iNaturalist的對應觀察紀錄中發起新的鑑定結果;反之,當iNaturalist方有人提出新的鑑定結果,由自動化程式發出新的留言至Facebook中的對應貼文下 (基本上就是組合使用爬蟲與兩邊的API)。如此,兩個平台可以互相溝通,同時擁有雙方優點;因為是由第三方軟體轉發布資料,所以勢必要取得原貼文者的授權,這部分可以透過與伺服器的授權名單資料庫溝通來達成;發布至iNaturalist的資料,也會在通過該平台的資料審核後,登錄至GBIF。這個計畫若能透過開源的方式進行,除了可以集思廣益,也可以避免有相同想法的人重造車輪,並造成後續可能的整合困難。作為各社團,只要依原先習慣使用即可,不須額外負擔技術成本,當然若有單位可以提供架設程式系統的電腦資源,更可能有效整合。
這是我的初步想法,不過我還沒實際上爬過Facebook內容或用過它的API,我知道應該不會有想像中那麼容易XD 在這裡提出,希望可以與各位先進討論其可行性,謝謝~
圖、於社群媒體推廣公民科學之生物多樣性資料發布工作流模型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