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與上一篇相隔許久的日記式長文,不過這次我覺得可以為每個段落下個小標題。
12F 望出去的夕陽景色 |
新學校
新的學校、新的環境、新的空氣 (台北的潮濕冬天),從今年九月開始,我正式地開始了博士班的求學生活。話說從頭,來到北部生活後才真正強烈體會到何謂冬雨型氣候,要不是因為替代役時期在澎湖先練習過,我還真的很不習慣。初來乍到的那一個月,有時房間內的溼氣都讓我有種微喘不過氣感 (加上正值疫情緊張的時機點,濕氣加上天氣轉換的過敏症狀,讓我每隔一兩天就以為自己中獎了)。
台大號稱全台人數最多的高等教育機構,實際上公館校總區的面積在我感覺也超過中興大學了。初來時,因為只會在生科院與捷運站中間移動,尚未能體會這座校園的風韻;但過了兩個月,慢跑於校園確實能感受到歲月的痕跡:「這是一所厲害的學校!」然而,複雜且未能完全整合的網路系統,在一開始給了我一個下馬威,幸好有研究室同學的幫助,還算是順利完成了這學期的所有行政程序及課程,值得我為自己鼓掌 (但我也覺得,如此系統上的不方便,雖然很可能是歷史共業,卻也是未來必須得改進的,由學生們竟然自己寫了一個更方便的選課網頁,便可知一番)。
我想上點數學課
這次的升學,我希望自己能好好充實過去沒有安排時間學習的部分,也就是「數學」的學習。如果有時間上的餘裕,還真想效法許多前輩一樣,把數學系的課程給修個一輪,不論是正式學分還是採用旁聽的方式,希望這個小小夢想可以實現個六成。然而,為什麼要補修數學呢?剛好這學期修習的兩堂課也一在強調這件事:數學是種抽象化的思考方式,如果能將現實世界的運作方式以數學模型表達,便能探討其中的作用機制。我想,繼續在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領域發展的話,歷經觀察、收集資料、統計分析,走到最後勢必得透過建立模型以解釋事物的運作。因為這些個原因 (加上高中數學老師提過,而我一直還沒有機會實現),於是我決定在未來的五六年要花時間在這上面了!預祝我能成功。
心境變化
最後,要記下一些心境上的轉變。升上博士班後,相信在將來會有更多的機會需要指導學弟妹。這半年,隨著參與新進研究室的活動,我也第一次認真的去想這件事到底該怎麼做?我自己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大多數研究生的學習過程,其實是非常大量的試誤學習,而學習的成效往往也與出錯的數量成比例 (挺過去的話?)。這雖然是個必經的過程,但在遇到問題的當下,若沒有適當的正向回饋機制來將失敗化為養分,學習的效果可能也不太好。有趣的是,這樣訓練心中的「知識模型」的過程,恰好就是近年十分熱門的「深度學習模型」的訓練過程。 與人討論、請教會的人,往往是解決問題最快的方法;但若只求答案而未經思考,可能我們的模型也無法學習到經驗。那,如果沒人可以問呢 (大家或許都有很多事情要忙)?文獻 (包含書籍、期刊論文與網路資料) 將會是我們唯一的夥伴,於是乎如何透過自己的閱讀來理解文意,並且一步步訓練自己心中的知識模型,就變成一項研究生階段的重要技能了。綜合起來說,我們在研究生階段常需要去培養出自學的能力,然而雖然社會上一直在提倡這樣的能力,這個「養成的過程」卻不易由他人指導,往往是在一些原則下,靠著每個人的力量去獨力摸索。再扯回來一點,我期望自己日後在指導他人時,可以多與對方分享自己當初在學習時的過程,多分享那些—我如何去思索文獻中的內涵,我的知識模型如何被建構起來,以及如何自己搖搖看模型會不會垮掉?(XD) 順利的話,我想在累積一些新的經驗後,將心得整理起來,或許可以變成一個「導讀」的系列文章,導讀學習。不過,當然僅限討論本科系下的經驗。
同場加映
話說我在讀碩士遇到困難時,以及準備博士班入學考試時,一直不斷地翻閱彭老師的這本書。如同許多人為此書寫的推薦序:「這是一本陪伴人生的好書,應該置於案頭,經常翻閱。」推薦給需要的人~
- 彭明輝。2017。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方法、秘訣、潛規則。聯經出版公司。
留言
張貼留言